香火烁烁,锣鼓喧天,双龙在前,蓆狮紧随……正月十三的这一天,在江西省信丰县古陂镇,传承了几百年的香火狮再次舞动起来,村里男女老少齐聚一堂,簇拥着龙狮队沿街驱灾祈福。
一段香火狮,一份客家情。建于唐高宗永淳元年的信丰,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底蕴深厚、印记明显,传存有许多优秀的客家文化和客家习俗。信丰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陂蓆狮、犁狮,以其绵延不绝的地缘、亲缘、血缘形成的文化气象,正深深释放出沉郁、绵长的历史厚重感。
(相关资料图)
历史发展渊源流长
3月27日,走进信丰县古陂镇,“真容获十方风调雨顺、君德感万世国泰民安”“焚香欢愿金童花结彩、点烛礼拜玉女报平安”等古时庙观楹联依然清晰可见,传承了数百年的蓆狮、犁狮就诞生于此。
“蓆狮、犁狮不是凭空出现与兴起的,它们承载着信丰古陂谢氏、黎氏子民的一种理想信念、一种生活愿景、一种文化追求。”信丰县文化馆副馆长刘荣生娓娓道来,蓆狮、犁狮的出现源于家族祠堂落成时的庆祝活动,是古陂镇两大姓谢氏(蓆狮)和黎氏(犁狮)的家族象征。
在古陂方言里,“蓆”与“谢”同音,“犁”与“黎”同音。普天之下,再没有一种舞蹈,和姓氏关联如此紧密的了。蓆狮初创于清代康熙年间,在公元1670年前后,由古陂镇谢氏创建,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犁狮是受蓆狮启迪而制作的,由该镇黎明村李树下以黎姓为主的村民自发组织,出现于清代光绪末年1905年左右,也有百余年历史。村民们制作、表演、观看狮舞,意在祈福送祥、驱邪辟灾,逐渐一种民俗活动。而今,更是古陂人奋斗意识、开拓精神的象征。
“这是我们古陂的传统,不管离家在外多远,总要回到家乡或看或演这一年一度的犁狮、蓆狮,寓意着一年比一年好。”村民朱远宾说,经过一代代的传承,“打”蓆狮、犁狮早已成为古陂镇人刻于骨、溶于血、藏于魂的家乡记忆。
艺术价值不可估量
“蓆狮、犁狮是信丰客家民系的民间舞蹈,虽然虽然表演动作原始粗犷,但它们是原生态的民族舞蹈,具有难以替代的艺术价值。”日前,国家级非遗项目蓆狮、犁狮传承人谢达章介绍说。
跟随着谢达章的脚步走进谢氏大厅,一只竹制的蓆狮狮头挂在墙上。“乍一看,可能会觉得它们粗糙、简陋,用的材料是人们常常不屑一顾的草席、竹片、木片、稻草等。”谈起蓆狮、黎狮的制作,谢达章打开了话匣子,“但要把这些东西组合成狮舞道具,却并非易事,大有‘变废为宝’之妙。”仔细看看,其中融入了手工、力学、数学、美学等知识与技能。
除了制狮材料不同,其造型、舞蹈也独一无二。同称“狮”舞的它们,表演形式与全国各地的狮子舞迥然不同:传统狮舞都是两人狮、单人狮,而蓆狮是由3人舞蹈,还有2个迴迴(引领者与逗引者);犁狮则完全不是“狮”而是“牛”,有母牛小牛,还有扮作农夫的“扶犁人”,除乐队以外的演出者就达数十人。
笨重的木头里闪烁的是时代文化,粗犷的舞步里跳跃的是客家风情。“这两种民间狮舞融中原文化、客家文化、土著文化为一体,是迄今为止保存完好,并具客家文化特质的原生态民间狮舞。”谢达章自豪满满,蓆狮、黎狮的制作工艺对今天的仿生艺术、“归真”艺术具有参考价值,而舞蹈艺术对当下的现代舞也有借鉴意义。
传承保护持续发力
青砖的高墙,气派的飞檐,这是古陂镇唯一完好存留的一座清代古建筑,现在,它挂上了犁狮传承所的牌子。“步伐分为侧步、虚步、滑步……”3月18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古陂蓆狮犁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黎忠春正在向徒弟们教习犁狮表演技巧,保护和传承这一特殊的“狮舞”成了黎忠春放在心上的第一件大事。
不仅如此,信丰县重点做好传承人的培养工作,新增了8位古陂蓆狮、犁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群体申报也正在进行中,分别并在古陂村、黎明村建立了传承所,每年定期进行传承活动。如今,信丰县蓆狮、犁狮传承人的数量,从原先的个位数增加到现在100多人。
“下一步,我们将投入更大力度保护和传承好蓆狮、犁狮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这项民俗活动。”信丰县文化馆副馆长刘荣生对蓆狮、犁狮的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一面鼓两面锣,一个小镲一个钹。承载着客家历史、文化、记忆的古陂蓆狮、犁狮,在香火烁烁中迎来送往着数以万计的客家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芒。(刘阳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