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盘后,康希诺发布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达10.35亿元,同比降低75.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9.0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基本每股收益亏损3.68元。
(资料图片)
这是康希诺于2021年首次盈利后,再次出现经营赤字,而且亏损额系近七年的最大亏损额。
据公司,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国内外新冠疫苗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新冠疫苗需求量较去年同期呈大幅下降趋势,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增速放缓,且部分地区呈现供大于求的情况”。
此外,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的增速逐渐放缓,公司因无法在保质期内领用或销售掉疫苗相关的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计提8亿元。
▌成也新冠败也新冠?
和很多新冠概念股一样,康希诺在二级市场的“走红”与“遇冷”都与新冠疫情息息相关。
2021年,是康希诺最“红火”的日子,彼时,得益于新冠疫苗的销售,康希诺的营收达43亿元,同比增加172倍;归母净利润为19亿元,实现“摘U”;到了2022年,不仅新冠疫苗的销售额大幅下挫,并且为新冠疫苗采购的原材料以及未能销售的产成品还成了企业沉重的包袱。
更进一步来看,对康希诺来说,更大的隐患或在于产能过剩。
2021年至2022年,由于市场对新冠疫苗的需求激增,产能成为了康希诺的一大瓶颈。毕竟相较于智飞生物、沃森生物等老牌疫苗企业来说,康希诺成立时间短、上市产品少,相应地,企业产能也会相对不足。为提高产能、扩大供应,“大兴基建”贯穿了康希诺的疫情三年。
据公开资料显示:
2021年3月,康希诺董事长宇学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未来几个月内,其新冠疫苗克威莎的年产能有望扩大至5亿剂;
2022年2月,康希诺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企业直接持股48.958%的联营公司“上海上药康希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制剂2号线作为克威莎的新增异地制剂生产线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实现量产下线。另据公开报道,该生产基地的年产能为2亿剂新冠疫苗。
2023年1月,康希诺公告称,其新冠病毒mRNA疫苗CS-2034的一期生产项目落地上海临港,设计产能为1亿剂,目前已开始验证,进入试生产阶段。
数据方面,2020年至2022年,康希诺的固定资产分别为1.05亿元、11.53亿元、15.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01%、994.36%、30.32%;在建工程则分别为7.60亿元、8.21亿元、13.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8.66%、7.99%、63.50%。
可见,企业一直在扩建产能。
而截至目前,康希诺仅三类疫苗产品已获批上市,除新冠疫苗这一品类(含注射剂及吸入用两种剂型)外,康希诺还有两款产品已获批上市,分别是二价脑膜炎球菌疫苗美奈喜(于2021年年中获批上市)和四价脑膜炎球菌疫苗曼海欣(于2022年6月正式在国内上市销售)。
美奈喜和曼海欣是否需要大量的产能?康希诺未在招股书中进行具体披露,仅表示称,曼海欣于2022年6月正式在国内上市销售,截至2022年年底,已成功覆盖全国近30个省区市。
一位分析师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短期来看,康希诺确实存在的产能过剩的风险;但鉴于疫苗生产中许多设备可以通用,未来或许仍会发挥作用。
在康希诺的在研产品管线中,最先有望上市的产品为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CV13i),年报显示已完成 PCV13i 疫苗的Ⅲ期临床试验现场工作。
该疫苗若顺利上市,能否消化部分产能呢?前述分析师表示,因疫苗在完成临床试验后,还需要进行现场检查、试生产等环节,约需经1年时间后,方能正式上市流通,因此,短期来看,该疫苗对产能的消化能力有限。
鉴于此,康希诺将如何应对过剩产能?28日上午,《科创板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康希诺,但电话始终处于占线状态。
除已计提的8亿元库存外,康希诺账面上还有6.78亿元的存货。企业在年报中另坦言称,如果因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竞争加剧等原因导致存货变现困难,仍面临一定的存货减值压力和跌价风险。
记者另注意到,2022年康希诺全年营收10.35亿元,其中应收账款达8.55亿元,占营收额的83%;去年同期,该比例为3.7%。企业称,主要是国内应收账款回款期延长所致。
关键词: